Skip to main content

57. 疫情期间海归(上海小红书)又归海经历 |中美互联网的形势 | 未来看好的方向(嘉宾:硅谷小飞)

Watch it on Youtube. Or listen on your favortie podcast app.

Show note

在这期节目里,我和小飞聊了他在去年疫情期间从 facebook 离职回到上海的小红书,在经历 22 年初上海抗疫的风波之后又回到硅谷湾区的经历。

和往期相比,这一期的话题尤其集中,我们主要讨论了小飞为什么在这个时机要回国,为什么在这个时机回美,之后中美的互联网公司的形势等等话题。

我们也聊到最近几年越来越火的 app,小红书。为什么在这几年可以异军突起?是小红书自己做得好,还是百度和其他国内的类似产品做的太差?我们也都有讨论到

最后我们也讨论到了一些小飞看好的几个方向,有 AR/VR,和医疗。

如果你有兴趣来上节目,分享你的个人经历,欢迎联系我,联系方式在下方 show note。如果你有希望我来采访的嘉宾,也欢迎留言或者私信告诉我这位潜在嘉宾的联系方式。

嘉宾: 硅谷小飞  bilibili&知乎 Up 主

https://space.bilibili.com/318406/

李丁整理的求职清单:https://www.liding.page/jobs

和我闲聊半小时: https://www.liding.page/1on1

制作团队

  • 李丁泽宇
  • Pengdi Zhang
  • 郭煜
  • 林旭辉
  • 张甜瑾

Full transcript text

李丁:欢迎来到新的一期李丁聊天室,今天我们请到了小飞,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他最近海归然后又归海的一些经历。小飞你好呀。

小飞:李丁你好。

李丁:我之前看到你的这个,因为你其实也是一个 b 站的 up 主,我看到你也分享了一些。你大概在一年多前回到上海就职,最近又回到了美国的一个经验。有什么心路上的想分享的吗?

小飞:可能都不太容易,现在疫情期间中美往返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当时回国也是做了一个,算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也做了很多很多的分析,很多挣扎。这次回美国同样也是这样,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决定。但总体说的话,这一路也是有很多不容易。我们之后可以慢慢聊。

李丁:那你当时我看你在回国前其实也是在 Facebook 工作多年,是一个 senior engineer。当时回国的时候你有哪些方面的考虑?

小飞:我当时是这么考虑的,因为我不想永远在长久在美国待下去,所以从我这边的话,按照我最初来美国的规划,就是希望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然后回到中国。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是工作到什么时候回中国呢?那么这里比如说,比如我可以提供三个选项,第一个就是说比如刚刚工作一两年然后回去;第二个就是我工作到 senior 了,然后这个时候回去;第三点我工作到更高的级别,比如说已经很高级别了,这个时候再回去。那么有三种选项,我当时的话,我个人选的是第二种。因为如果是选第一种的话,比如说我感觉这个时候竞争力不够,在美国还有很多东西想要学习想要探索的,觉得不想回国那么早。但是你如果想要更高级别再回去的话,就感觉有点遥遥无期了,不知道之后的路会怎样。

李丁:刚好所以说你是在第二阶段的时候,到 senior 的时候就开始思考,看看有没有好的机会。

小飞:我当时其实并不是一心想要回国,我当时是中国和美国都在看,美国的话也看了一些公司,当然主要是看创业公司。比如说看了 Robinhood,Instacart,还有 Roblox 等等。一些偏创业的偏初期一些的还没有上市的公司。国内的话看的是,比如说看的米哈游,看了小红书,也是没有上市的公司。综合考虑之后,我觉得这里面最靠谱的机会,最好的机会就是小红书。小红书说他在上海这也非常符合我对比如说海归城市的选择,因为我自己也是很喜欢上海,所以综合考虑之后就决定就回小红书,就回上海看一看。

李丁:你说小红书在你众多国内国外的公司里面是最优的一个选择。对你来说最优的一个选择,那你当时考量有哪些因素?为什么你说它是最好的一个选择呢?

小飞:因为在疫情情况下,很多公司它发展得很快,很多公司的话比如说融资,它的估值也翻了很多倍了。但是小红书在当时的话,估值也有段时间没有更新了,它的估值相对是处于一个低位。从他的再往后看的话,因为我自己当时并不是小红书的用户,我问了周围一圈的人,发现大家基本上要么自己在用,要么女朋友和妻子在用。所以我看到了小红书它的巨大的潜力,所以我觉得小红书是一家被低估的公司。所以我觉得这么多人在用,他就发展的潜力很大。所以我当时就决定加入小红书。

李丁:你入职这一年的话,你对小红书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小飞:小红书我觉得还是一家非常不错的公司,我自己从 Facebook 过去,也都是做社交相关的。整个公司的话,这个氛围做的内容做的事情其实也是非常的接近的。过去之后的话基本上就可以比较无缝衔接,很快的就可以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果和 Facebook 比的话,小红书这边的话感觉它的节奏更快,Facebook 已经很快了,但小红书它更快。基本上的话比如说,每一两个月就会不断的去做项目上面的一些调整,去开始做一些,不断的去做一些更快快速的迭代和上线的一些工作。同时的话,因为 Facebook 人很多,有很多一些边边角角的事情,你不一定能做到太多核心的事情。但是小红书的话他相对人比较少,他的事情,就有价值的事情并不少。所以对比之下的话,每个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就会更多,就可以做更多自己想做并且有价值的事情。这就是我在小红书这边的一个感触。所以我个人觉得在小红书这一年,感觉写的代码量做的工作量,感觉可以比 Facebook 的两年或三年都还要多。这时你的成就感会非常的强,而且你做的事情就是做的是大家都在用,因为作为中国人,做一个面向中国人的 App,你的成就感也会更强一些。这是小红书工作好的一方面,如果要谈不好或者不习惯这方面的话,就是小红书这边的话还是比较像是自顶向下。就说你要做什么事情,就跟我刚才提到的,比如说每两三个月会做一次 review,做一次盘点,做一次计划。这个计划通常情况下,是从比如 CEO 说我要做什么,这个事情一路往下分配到各个部门的,各个老板要做什么。很多时候的话,你要每个工程师或者每个团队要做什么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了,就说你没有太多是自己自发的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或自己去推,自我推动去实验的事情。但是 Facebook 的话,或者说美国硅谷这边的公司的话会不太一样。这边的话更期望的是自底向上,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要做什么,你的自由度是更高的,你会有更多是自己去推动的事情在做。而国内的话很多时候,某种意义上,你的程序员为产品经理服务的。就产品经理他们会去想要做什么,程序员负责实现。这方面的话会有一个很不习惯的地方。

李丁:但你怎么去应对这个不习惯?

小飞:这个就还好,因为会跟产品经理打交道啊。同时的话,很多是从上到下的一些推动,其实事情对于我们来说的话,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可以思考产品经理他们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上面的 leader 们,他们又是为什么会推动这个项目,他们又是怎样去思考的。他这个过程的话,也是可以给我们一定的思考。所以说也算是有利有弊。

李丁:我们跳回一步,其实你刚才也聊到说要,如果说最终决定要回国的话,有三种回国的时机,早期,中期和职业的不能说晚期吧,就职业做了一个比较高层次的一个时期。那你这个 senior 中间这个阶段你是怎么定义的?

小飞:因为它总的来说还是有一个大致的对应关系。就是说一般比较成熟的体系,比如说阿里 P8,腾讯的 3.3,对应的就是谷歌和 Facebook 的 5,基本上有一个大致的映射关系。就说你或者他如果低于这个级别的话,那么基本上不会有人去。所以这是相对的一个平衡的关系。就说如果我现在回国的话,那么我基本上就是对应的是阿里 P8,腾讯 3.3,对应的小红书或者别的公司也会有类似的机制。它这个定位的话,基本上也是在国内的话,也是属于技术的一个中流砥柱。基本上就是类似于 techlead 的一个角度,就是说还是以技术为主,靠技术吃饭的一个角度。再往上走的话,其实就不一定是靠技术吃饭了,很多时候比如说是很比较高的级别。你可能,不过我还是从偏技术的角度说,比如说你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去做 AR/VR 的某个方向,或者去做 AI 的某个很新的方向,或者去做一些智能的智能汽车之类的一种方向。你在某个方向就是你成为在这个行业就是有一定的知名度,就说它做得非常好。那么对应的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这个时候别人挖你回去,可能说你看你能不能过来组建一下,比如说比如我们腾讯智能汽车实验室对吧,阿里的智能物流的实验室,你能不能来带动去帮助建立这个团队,然后去把技术团队搭建起来,你可能就是干这样的事情。因为从国内来说的话,国内从硅谷这边来挖人,他并不是希望挖一个,比如说你非常懂人心,懂组织架构,懂人际关系打理之类的,因为国内有的是这样的人。国内其实还是希望从硅谷这边招到一些技术力非常强的强的人,就去做他们不做不了的事情,或者说他们想做但是可能要花三五年,但是把你招进去可能一两年就把这个事情做成了。那么他们当然就很愿意花重金把你挖回去,所以这就是我看到的这种情况。

李丁:了解。其实你待了一年之后,那你又开始考虑要回美国的话,这个是有什么因素,是小红书这公司的原因,还是说大环境的因素还是什么别的?

小飞:它原因很综合了,先从最主要的因素说,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中美互联网形势的变化,对吧。其实现在我这些一切都是取决于,比如说我我在比如说,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这段时间,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比如说二三月份的那个时候的话,国内的互联网环境比较差,而美国的环境比较好。但现在美国环境也不是那么好,但我们可以之后再聊。那个时候就非常好,那个时候的话比如说很多公司因为沉积了一年之后,他们有大量的 headcount,并且有大量的预算,他们招人很猛,并且待遇非常的高。也是在那段时间的话,美国这边还是给的,能给到非常高的薪资。但是与是相对的国内互联网形势急转直下,很多公司的估值,就创业公司估值就开始往下掉,各种什么腾讯快手这些都往下掉,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往下掉。所以这个时候的话就相当于是,我在小红书的这个薪资,就说薪资以及预期的薪资就都会跌了很多,这样的话就感觉这个机会就相对比较一般了。和美国的机会比的话,薪资差距就被拉开了。另一方面的话,就是我妻子之前也是想是说我先回国,然后她再回国,但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她就很难回国了。因为她很难找到跟她相匹配的薪资,所以就会比较尴尬,这也是第二层原因。那么第三层原因,还是我当时在国内,当时疫情封锁,我在上海被关了好大概三个月,就会非常的苦。就感觉现在在疫情情况下,就是你在国内生活或者工作起来,就没有那么自由,跟之前比如说去年的情况就是天差地别。我们当时回国很多时候希望有更好的生活,就是离家人更近,可以经常和父母一起,探亲,可以去和朋友一起玩耍。但是回去之后,我感觉我离这个目标反而更加遥远了。我既不能到处去到处玩,也不能去回家看望父母。同时的话,我自己能不能吃饭,能不能走出小区都是一个,都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事情,就生活方面就并没有达到更好的生活。所以综合这些考虑因素之后,我就把计划,就说改变的计划,当时就开始慢慢的看,因为很多时候作出选择的时候,如果你只有这唯一的选择你没得选,那么无论情况怎样,你也只能走下去。但是我当时的想说能不能给自己再开辟一个选择,我就去面一下谷歌,我说如果面过的话,至少会多一个选择回去,当时 HR 说通过了谷歌的面试,那么我想至少我又多了一张平常多的一个选择。我两个选择综合比较了之后,就决定回到美国,就这样。

李丁:你刚才提到说这个对于过去的一年中,中国 IT 公司和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形势的一个变化,你刚才提到一部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薪资对吧。其实形式方面,薪资这个东西肯定是一个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今年很多这边的股市跌幅,都会对招人有一定的影响。这更长远的来说的话,你对于这个形势有什么一些看法吗?

小飞:我个人的看法,就是说以前我们到处都流传成一些神话,比如说一个 senior 一回国就给一个副总监之类的,会有很多这样非常溢价很严重的一些情况。从我的视角来看的话,随着现在国内的互联网形势不好,比如很多人会开始裁员,就大量的有经验的人出现在市场上。那么现在的 opening 就是国内的机会就没有那么多了,我们对外来的人需求也没有那么多的。所以比如说,现在的随便的一个谷歌,Facebook 的 senior 想要回国,想要拿到一个比较高的薪资,就会非常非常的困难,而且会越来越困难。更多时候的话,比如说假设我要去面一个国内 P8 的岗位,那么我可能会和别的其他具备国内的 P8 水平的人会处于同样的一个地位去竞争它。我们不在硅谷这边或硅谷大厂的公司,它的光环基本上会已经没有了。要么没有要么基本没有,会越来越困难,所以很多时候的话,如果我们谁比如说你我或者某个朋友想要有朝一日回国,我们就迟早会面临国内的这些众多卷王们跟他们一起竞争,所以说我们在技术上面就一定不能荒废,就不能松懈。因为我们不能因为美国的生活,确实非常的安逸,很多时候比如说我,国内的之前有个人就说过,就他喜欢招 Facebook 谷歌,比如工作了四五年,五六年的人,他不太喜欢招 Facebook 谷歌工作到八九年十年之内的人。因为后者的人他们可能就已经非常的享受,非常安逸地享受着美国的这种职场或者大公司的生活。就一旦回国之后,会感觉到巨大的落差和很难适应国内的这种高强度竞争的环境。就说如果我们有朝一日想要回国的话,一定要让自己保持着很强的自我驱动的竞争力,社会压力就很大。这就是很多现在世上最讨厌的人,卷王。

李丁:你提到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我理解你会这样去感知这个事情的逻辑。但我可能对这个事情我有一个不太一样的看法,我觉得卷的根源是因为这个人太多了。像你人比 opening 多,肯定就会互相开始这种无论是良性竞争还是劣性竞争也好,都会有这种竞争。但是当一个,当这个人口趋于一个稳定的情况下的时候,其实就可以比较正常的竞争了。跟美国这边其实它就是什么,它因为人口没有过分的多,它不论通过引进移民也好,还是培训自己的本科生也好,它的互联网的工作人群是比较稳定的增长的。所以他们就会像你说的,出现就比较安逸也好,什么的这种情况出现。但我感觉是一个在一个长期稳定的系统下面会导致的一个结果。如果当一个东西,公司,它不会疯狂地增长,它是比较稳定,一步一步这样走的话,它体系就会越来越完善。也不会说像你说的什么上面说要做三个方向,去做完之后有些东西可能直接不好用,直接就杀掉这样子的。如果这种东西越做越多,其实就是给下面的人徒增了很多压力,如果上面能够论证的更多,或者说通过像以下往上的这样子的,这种自己 propose project 的话,可能会给员工更大的自主性。也可以少走一些弯路这样子的,结果反而可能做得更好。这是一种可能性了,可能他会做得更好这样子的是,

小飞:就说你从员工的就员工会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去把做更多自己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是上面说什么做什么,所以这里确实是一个机会。这其实也是我们一会就可以接着讨论的。所以既然都比如现在这么困难了,那么未来对吧,咱们可以聊聊未来。如果我们哪些方向比方是比较好的,我们可以说比如说能够适合在美国做,比如做了几年之后,比如说在美国做的经历国内非常的看重,愿意花高价挖你回去,有哪些方向是值得探索的,所以这个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李丁:我们就直接聊这个。你觉得现在,因为我感觉现在对美国的形,对于两边的这种公司的形式,我感觉如果只从薪资上面来看,可能会比较狭隘一点点。如果更广一点来看的话,你会觉得这两边的形式有什么样的区别,或者类似的地方。

小飞:你说的形式只是大环境的形式?

李丁:大环境或者说比如他们的商业模式,或者说他们的这种对未来的这种成长空间什么的。

小飞:这其实也是我这边看到的一个机会。就是说因为我正如我之前提到,比如说很多时候他们愿意花,比如我刚才说了回国有三个阶段,通常情况下就是说你在美国做的事情,就是国内人对你很感兴趣,他想要高价挖你回去,这样它可以少走弯路。这个时候就是进入到第三阶段,就是拉你进去组建团队,比较好的例子就是说之前今日头条刚刚成立的时候,就从 Facebook 挖了很多做 ranking 的人,从谷歌挖了很多做 infra 的人,去帮他们去搭他的 infra,这些人就抢手到了很高的溢价。还有一个例子,比如说快手他要做国际化,他就从 Facebook 挖了一个大佬回去帮他们带国际化,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说我就觉得未来的话,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些方向,国内现在不愿意做或现在做的人很少,但是未来可能会有好的机会,他可能会愿意把你挖回去做。那么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从我的事件来看的话,比如说第一个机会就是跟 AR/VR 虚拟现实相关的一些机会,因为这个东西的话,它现在很难说谁有最优解。很多公司苹果也好谷歌也好 Facebook 也好微软也好,大家都在花重金在投入这个领域。国内很多公司其实都在观望,他们也不知道谁的方案好,到底什么是正确答案。比如说 Facebook,可能在已经花了好多年在探路,可能还会再花很多年,最后大家找到了一个比较优的解。这个时候国内说我能不能,这个时候,好,既然已经有一条通路在那里了,那么我想要快速的抵达目的地,他肯定他就要快速的去组建团队。如果你是这个方面的人才,那么他肯定就会来找你,我觉得无论这个时候无论是想要回国创业,还是加入大厂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这是我比较看好的方向,就 AR/VR 方向,当然这个方向会可能要持续 5 到 10 年。第二个方向是我觉得会是跟生物和医疗方向,我觉得未来的话,尤其是中国进入老龄化之后,健康会越来越重要。而现在国内没有太多靠谱的,就是做真正的基于现代医学的一些健康相关的生物医疗公司。而我觉得如果在美国有这方面一些经验背景的人,在未来他应该能够找到很多很好的方向。

李丁:你刚才说的第二点很有意思。因为其实是提应该很多人都会意识到的,因为对吧,我们爸妈都在开始准备退休或者到时候退休年龄的层。所以说你觉得为什么国内这方面的创业公司还非常的少。或者像你说的靠谱的这种 solution 非常的少。

小飞:因为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就比如说他这个东西,医药健康这个东西是要花巨额的投资的。我有同学也在做医疗方案的一些创业,他前期的话也是有需要大量的融资,大量的钱进去。你才能够做一些比较好的医疗的设备。它的门槛很高,一方面是你需要很多的金钱相关的,因为通常情况下是研发周期就很长,或者需要一些硬件设备。他第二个是你的门槛,就是你别的门槛也很高,比如说我们两个想要去开一家医疗生物相关的公司,我们的执照咱们的证件,对吧,怎么去拿到这种资质,我们还要卖产品,还是别人还要服用的产品,或者别人要佩戴的产品,很多的手续就来了,你有没有门路这个关系把它这些程序走完,这当然就是另一层的关系。另一方面你看像如果想做一家靠谱的现代医学的一些东西就那么困难,但是咱们去搞点别的,就非常容易赚钱对吧。比如说我们两个去成立一家核酸公司对吧,躺着赚钱。就是说有很多便宜的容易挣钱的路肯定就先走容易的,最困难的路就,而且高风险未必是高收益的路,对吧,走的人自然就少。

李丁:你觉得未来为什么这个方向会变成一个更好的投资方向呢?像你说这个是慢钱,而且它很多 barrier,为什么你觉得在比如说 5 年 10 年 20 年后,这个方向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方向。

小飞:因为他现在在这个领域,它依然是国外强中国弱的情况。我觉得随着中国的崛起,那么它迟早会比如对很多高质量的东西,会有比较好,就有好的追求。但是你直接引用国外的东西会很贵,对吧。假设我们有个东西,比如说我一个朋友在做婴儿头型矫正,那么就是说比如小朋友他出来的时候头型不好看,想把它矫正一下,那么怎么办,你就去买那种智能的头盔给他戴。头盔国内就没有,美国有,但是你把美国引进来就很贵。所以这个时候如果在国内做一款跟美国差不多这个功能,但是价格只有它一半的对吧,我们自然就有这样的机会。所以这就是一个例子,所以未来的话可能在别的方向,比如说很多人比如说弯腰驼背,或者有的人他的比如说肩膀高低不一样,或者走路不均匀,或者说老年人哪里需要什么帮忙。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有一些好的设备,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好的设备,而不是那种虚假宣传的,它一定会有市场的。

李丁:你觉得现在在 2022 年,现在美国股市暴跌,招人也在放缓,甚至裁员的前提下,还值不值得来美国?

小飞:还是看你有什么选择,因为现在的美国形势不好,但是国内形势也不好,这个时候我不觉得欧洲或者东南亚或者日本韩国他们就会好到哪里去。很多时候选择都是相对的,美国这边的话虽然他招聘放缓,但他毕竟公司多,他也无论是大公司小公司还有创业公司。我前几天还收到了 OpenAI 的联系,他们说他们还在招人什么的,说明就说机会总是有的。我有很多朋友也是先去小公司,慢慢的再跳去大公司。而且现在有个很关键点就是亚马逊还在,只要亚马逊没停就招人,那么大家就有上岸的机会,如果亚马逊也停止招人了,确实这会是一个很坏的影响。

李丁:对于未来的归海的形势,你会怎么因为你其实就是一个在美国待了多年,回国一下又有点不适应,又归海了。你觉得这个是未来的长期的趋势,还是说海归会越来越容易适应中国的这个环境。

小飞:我还是从两个方向来说,第一方面现在我基本上是代表着,比如说我到了 senior 这个阶段,回国去一家大公司,去中大型公司去担任一个比如说 leader 角色,继续做工程师的一条路。这条路是可行的,这时候未来会越来越难,至少我走了一年这样的路,我觉得没有太大的问题,就是说我并不是一定要回美国,我继续待下去再待几年其实我觉得也 OK。这条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大家想要在美国工作,比如说 4 年 5 年到 senior 之后回国,我觉得是是完全是可以的。只是说你的最好还是有一些,有些比较好的竞争力在,我觉得会更好一些。接下来这是我的第二个观点,那么这样可行,但是我自己还是最终放弃了这条路,就因为综合原因,我之后应该会选择第三条路。我希望是能够在某个领域,再进入到更加资深的成为一些更加专家一些的角色,去做一些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之后再回国。可能会选择这条路回国的话,要么是去创业,要么比如说还是去开辟一个新的方向,反正我未来还是依然保持着回国的念想。所以很多人都会在说,他这个人怎么现在也肯定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回国可能又要接受毒打,可能又想回美国了。你现在的情况很多人,包括我这次回国,比较大的一个感触,我去年回国的时候,我周围的朋友亲戚家人都很高兴,他们都非常欢迎我回国,就说你回国的正好对早一点早就该回国了,回国的很好。今天我回美国的时候,大家都说你早就该回美国了,不要回来,整个风向的变化还是让我感觉很意外的。所以我现在也是顶着很大的压力说,我还希望过段时间还能回国。

李丁:这个人的每个阶段对于这个判断都会有变化的。说不定之后你在这边开拓出个新方向,你会感觉美国的对于你发展新方向可能更有利,或者中国对这个更有利,你就会做下更新的一个判断。但是反正现在的话,你可能对国内还是有一个比较积极的判断,你就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没什么问题的。接下来我们有一些群友提供的听众提供的问题,在回答那些问题之前,我们可以最后再深聊一下关于小红书。因为小红书这个 APP 也是我在最近这一两年开始成为小红书的重度用户,因为他的确在很多方面都很用起来很舒服。就想看看你对,因为你刚好又是曾经小红书的员工,想看看你对于 APP 的一些看法。

小飞:基本上你就验证了我现在的说法,就小红书很强,它非常有潜力,它是一家被低估的公司。现在依然保持着这个观点,那是因为我觉得小红书现在还是非常强大的,而且随着我们大家比如说觉得,比如微信越来越无聊,然后国内的搜索引擎越来越拉垮,我们会越来越倾向于在小红书上面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上面去把它作为我们朋友圈,就作为一个刷不完的朋友圈。在上面不断的去逛,去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现在他其实在做这些事情,所以这就是我对小红书的一个比较积极乐观的看法。

李丁:你说的几个优点,这些都是了是因为对朋友圈越来越无聊,然后国内中文搜索引擎基本也都没有什么东西。就算用 Google 搜的话,有时候毕竟它的知识的来源有限,比如说小红书里面的东西在 Google 就搜不到,但因为有很多内容创造者,他只在小红书里面 po 东西。所以这就相当于是小红书自己形成了一个闭环。当然如果要我有选择,我肯定希望小红书把他的索引开放给 Google,这样子我可以用 Google 搜索更好的。但是问题是小红书我自己的利益考量,他不愿意全部 index 做开放。我还有一个观察是小红书我在刷他的主页的时候,发现好像广告不是特别的多,或者说广告不是特别的 intrusive,这个是小红书现在有有广告吗?

小飞:有广告,他广告有个很小的字,你要仔细看就可以看到,他写的广告赞助还是推广。

李丁:相当于不是用户发的内容了,是广告商提供的内容。要小红书把它跟用户的放在一起,这样的话我在刷的时候可能就会点进去看,然后相当于也可以赚到钱是吗?

小飞:对,是的。说他会把它做的像用户的内容,越像用户内容它的效果会越好。

李丁:有意思,这个我可能下次我得仔细观察一下。我可能用的也不是特别多,看来我可能不是特别忠实的用户,不然我应该能够发现这个广告的 label。

小飞:就说明他广告做得好吧,对吧。我之前在 Facebook 广告的时候,我们当时就有在讨论说你为什么对吧,就说 Facebook 的广告是不是太多了。答案是广告不多,是我们做的不好,居然让你发现它是广告了。只要它做的足够好,你发现不了它是广告,那么它广告就不会让你觉得很多。现在说明小红书广告做得很好,你都没发现。

李丁:这个挺好的。小红书这个的确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公司。但是因为它没有上市,财报没有公开,所以说肯定很多方面的估值什么都还没办法就很确切的用市场来进行一个评判。但是纯粹从用户体验来说的确现在是中文 APP 里面少有的一股清流了。已经是就是说感觉少数我还不想卸载的 APP,其他中文 APP,除了像微信这种不得不用的话,其他的真的是能卸载的全卸载了。

小飞:对,因为它其实就它其实就是替代了把百度的位置。我个人觉得,它主要是百度过于拉垮。你想小红书如果是美国的话,我们想要搜什么东西,基本上可能直接谷歌就能出来很好的结果。现在比如说我们讨论,比如说我们假设我们明天要回国对吧,现在当前的国内的隔离形势怎么样?我们怎么办对吧,我们这个时候只能靠小红书,百度上面的结果不敢信。

李丁:肯定是,那挺好的。对小红书我相信各位听众肯定也会有自己的一个看法,如果有看法可以在下面评论,大家一起讨论。接下来我们可以讨论一些我在听众群里面收集到的一些问题。疫情对工作的影响。就好像你回上海之后,其实像你说的前半年,其实应该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只是到今年年初开始会有一些影响,然后具体的有什么想分享的吗?

小飞:具体的就是你就关在小区里面就不能出门的。现在国内也是,因为我作为互联网公司,本来就可以远程工作,大家都天天待在家里面工作,其实你就会思考,因为之前公司提供免费三餐,之后就得去思考,每天都要思考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就会就这样平衡做饭和工作的时间。

李丁:I see。对关于教育方面,你有考虑过孩子,小孩之后的,在国内的小学中学大学的规划,包括是否要他参加国内的高考,这方面的这些问题,你有考虑过吗?

小飞:对,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点。因为小朋友回国的时间跟我之前说的,就是你在美国工作多少年回国,是一个非常好的,刚好是能够对应得上的。就比如说你刚毕业工作一两年回国,你肯定没有小孩对吧,这个时候你就非常自由的状态,这个时候想去哪去哪儿。你到 senior 之后的话,你可能你刚好有小孩或者马上有小孩,这个时候回国的话,你家人可以帮你照顾,所以你可以正常的,比如说正常的工作,保持工作家庭的平衡。但是如果你到了更加资深的时候回国,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得看,如果你的小朋友还没有上小学,其实还 OK,因为回国还能跟得上国内的公立学校的小学的课程。一旦在美国开始上小学了,你就没办法回国继续读国内的公立学校。因为两个教材体系就完全不一样对吧。所以说你不可能你在美国,可能读到二年级三年级,你回国之后你还得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上。因为在美国的教育之前就是不做数了,所以就会有存在这样的问题。

李丁:可以可以,轻松一点的话题,是在湾区的上海菜推荐,你有什么心得吗?

小飞: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关键是我在上海的时候疯狂吃国外的菜,在美国疯狂吃国内的菜,这还是挺微妙的。因为上海有很多好吃的外国菜,他们都会针对中国人的胃口做一些改良,无论是日本菜韩国菜这些都或者是美国菜,对吧,麦当劳,肯德基都比美国好吃。因为国内的西餐我还吃的蛮多的,上海菜的话美国这边的话一般比如说 Fremont 那边会有一些生煎包,小笼包可以吃。然后去姥姥灶也有上海菜,这些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因为我不是上海人,所以我我自己并没有太好的判断,你要是问我川菜,我倒是可以多说几句。

李丁:最后一个问题,其实刚才你也聊到了一些了,你觉得现在在美国,或者在中国的一些比较好的机会。刚才你提到 AR/VR 和医疗方面的,还有一些别的机会,你有了解的吗?

小飞:别的机会的话,我先说说我自己也不是那么看好他的机会。我自己倒是没有去无人车公司,这个是因为我当时觉得无人车的话,它的变数太大了。它的很多变数不是技术能决定的,所以相当于是我技术就算做到 80%,就做到 99.9 分,我也有别的方法不让你这家公司成功上市。如果我有那个方法突破的话,我就算我技术是 99 分,我也能够成功的在路上跑。所以感觉这个变数比较大,所以我一般不太推荐去无人车公司,感觉风险太大了。

李丁:这个变数是哪方面的变数?是政策,政治还是什么?

小飞:这都有可能,统一还是成为政策上的变数了。让你不准在这里跑,你说你技术做得再好都没有用,因为反正你不可能 100 分,因为人也不可能 100 分对吧。这是我自己的一个担心,但是如果你说咱们 5 年 10 年之后会不会就可以,我肯定还是说可以的。如果我们目标想的这么长远,都想到 5 年后或者 10 年后了,我觉得这无人车肯定就到时候可能就遍地在跑了。但是我这个观点我觉得在 5 年之内应该是有效的。我再说我看好的,因为我自己比较看好的,比如我自己喜欢什么游戏和动漫,所以我觉得国内的话,我觉得游戏和动漫我觉得,或许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尤其是比如说譬如去米哈游之类的公司,觉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谁有机会去的话,现在是如果让我推荐国内的公司的话,我就推荐米哈游和小红书。

李丁:你这个很有意思。你推荐米哈游,你说国内的游戏和动漫,刚好最近关于动漫也有一些新闻对吧。也是比较动荡的新闻,包游戏的话也有一些关于版号不发布的叫什么政策嘛。你说的游戏的看好,是说中国公司出海的游戏,还是中国公司在国内的游戏。

小飞:主要是说出海的游戏,但是国内游戏其实也可以,但是不是很懂,很有可能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我自己有在腾讯尤其短暂的工作实习经验,所以我感觉游戏这个领域还是挺有意思的。而且按照我们之前的推论,什么是国外比较强中国比较弱,但是中国有朝一日是对它的需求会越来越强,所以它一定也会变得很强,一定会需要变得很强。那么我觉得游戏和动漫算是其中的一个方向,尤其是比如说举个例子,你看动漫吗?

李丁:动漫和玩游戏我现在两个都不干,但以前都干。

小飞:至少你还是保留了一些兴趣, 对吧。好你可以你举个例子说,比如说你看我们父母辈对吧,我们父母辈他们比较喜欢打麻将,或者是打比如说打扑克之类的对吧。但是我们假设我们没有兴趣爱好,那么我们可能比如说,我们喜欢玩玩什么东西,假设我们喜欢玩某个游戏,那么可能我们年纪大了之后,可能对这类游戏其实还是会保持兴趣的。所以你可以发现的话,相当于是游戏和动漫的受众,它会在不断的在扩大的,而且是在往消费能力越强,年龄越大的去把它扩大。所以很有可能比如说我们两个可能隔了 4 年 5 年后,可能还是在保持着差不多的兴趣爱好,不会突然间我们就开始去打麻将打扑克了,可能年轻时当时喜欢玩什么,还是保持着相似的兴趣爱好。其实这样的话游戏和动漫的受众会扩大,那么这也是意味着机会。其实跟,我想什么也是有些网站,比如说小红书,对吧。小红书可能最开始的时候可能就是做一些年轻人喜欢的美妆,随着这些人年纪变大了,就开始慢慢的往母婴方向发展了。就举个例子,你发现它慢慢的就会延伸开始扩大了,所以未来比如说你们虽然不喜欢游戏,但是我们知道对,比如你虽然不喜欢游戏,但是你知道对 3D 感兴趣对吧,就是至少接触度比较高对吧。那么未来我们进入的,比如说进入头号玩家,就是 VR 的世界,何尝也不是一种游戏。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游戏,但对我来说可能那就是非常一个熟悉的日常的生活了。

李丁:游戏这个,的确是可以有很深的水在做的。

小飞:对它这也是长远,咱们都是在讨论 5 到 10 年之后的事情,5 年内这些都当我没说。

李丁:你现在 5 年内的话,对吧,5 年内你现在是回美国。你刚才说你面了 Google,你最后选择了哪一家?

小飞:最后去了 Pinterest,确实的原因就比较多了。我最后去了 Pinterest 做搜索,因为我吹了一波小红书的搜索,所以我觉得搜索这个东西还是挺有意思的。所以这是为什么最后决定去 Pinterest 的搜索团队去工作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后面这个比较复杂,也是综合考虑的。我自己还是非常看好我刚才提到的那几个方向的,我觉得我会在合适的时候,我一定会回到自己领域。我说回到是因为我在 Facebook 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 VR 团队工作的,所以我自己还是非常看好的这些东西。

李丁:所以说你刚才说到你现在想走回国的第三条路,就是等到做到一个领域的比较尖端的人物,再考虑回国。无论是创业还是带领建立自己的一个团队,你说的这个领域,像你刚才说 AR/VR 这个领域是吗?

小飞:对的。

李丁:这就回到了你说,所以你现在 Pinterest 是一个短暂的跳板,在这里做搜索,之后再想办法

回到你的 VR/AR 的主方向上,是这样理解对吗?

小飞:对。这就回到我们最开始说的,我们刚才提到了 AR/VR 无人车,各种什么医疗生物。咱们讨论的全都是,我们都说的是 5 到 10 年之后的事情,我都没有说 5 年之内对吧。所以说相当于是 5 年之内的话,这些都还比较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想的是说现在的话,现在不是那么需要很急切的进入到这个领域。比如说我现在加入到谷歌去做 AR,那么我觉得我并不会让谷歌 AR 早一天上市,可能还是要好久之后才能够出现,就说明这个还是需要时间的。在此之前的话,那么可以先去别的领域做一些相关的工作。比如说就以搜索举个例子,你所谓的搜索其实也是做,比如说去理解这个信息,去做个性化的推送,再去把比如说和广告,或者别的一些东西去达到一个平衡,这个能力也是对个人综合能力技能的一个锻炼。无论之后会去到哪一个领域,那么它其实这些技术都是相同的。

李丁:你刚才聊到你 Pinterest 现在就职的公司面试这个经历,你可以聊一下?

小飞:就是因为我之前有在 Facebook 和小红书的经历,Facebook 大公司,小红书是小公司。所以我觉得当时面试的时候,肯定很多 Pinterest 的人都没有听过小红书。那么我就应该多聊一聊我在 Facebook 的经历。但是情况却完全相反,Pinterest 的面试官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他们都知道小红书,他们对我在 Facebook 的经历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们就想多聊一聊小红书,对他们来说,他们都觉得小红书特别牛逼。他们这样,我以前的时候,我会说小红书是中国的 Pinterest,现在我更愿意说 Pinterest 是美国的小红书。而且这可能还是高估了他们 Pinterest,要向小红书学习,而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丁:你觉得为什么美国出不了一个像小红书这样子的一个产品?

小飞:因为你想想,你看小红书的对手都是谁,都是什么百度优酷之类的,或者是今日头条之类的。但你看看 Pinterest 都是谁,都是谷歌和 YouTube,还有 Instagram。他的对手实在是太强了,现在的话 Pinterest 基本上就只能在一些谷歌或者 Youtube 做的比较差的领域,去寻找一些垂直领域的一些机会。比如说就是去搜寻艺术相关的,或者说美食相关的,这些都是他非常擅长的。而别的领域我们直接就用谷歌 Instagram YouTube 全部就搞定了,就不需要用到 Pinterest。他们国内就两码事对吧,国内的话无论是生活相关,美食相关,出行相关,我们全部都可以依赖小红书。因为我们很少说我们去上优酷对吧,去别的地方,信噪比比较低对吧。所以说大家小红书的话它的价值在中文互联网领域,它的价值是不可替代,并且是会越来越强的。但是 Pinterest 的替代性就太大了,没有 Pinterest 美国人照样可以过得很好,因为有谷歌和 Youtube 在。

小飞:你刚才吐槽的 Pinterest 的替代性这么强,你为什么还去呢?因为我觉得既然我们这么说了 Pinterest 像小红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吧,那么总得有人帮他往前走吧。我觉得我还是很有兴趣,看看能不能让他向前迈进。他的对手虽然是 Google 和 YouTube 或 Instagram,但是这三个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或者他们并不是在所有领域都很强的,所以他们还是有一些机会来让 Pinterest 找到。所以我觉得它是能够在那些特定的领域,应该是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的。Pinterest 它某种意义上它算是一个共享收藏夹,就说你在网上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你会把它收藏起来,把它保存在你的,比如说你用你的浏览器把它收藏起来。那么这个时候你没想过,你想不想你还没看别人的收藏夹收藏了什么东西,你会说让别人给你推荐基于你的收藏内容,让他给你推荐一些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或者信息。这其实就是 Pinterest 的作用。如果说小红书是中文领域的搜索引擎,然后那么我觉得 Pinterest 就像是一个个性化的收藏夹,都是带着你收藏的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所以它也是有它的独特的价值所在的。

李丁:挺好的,在这期节目的最后的话,我知道小飞你自己有一个 b 站的频道,你可以给你自己的频道也做一个这个广告,大概是讲什么东西的,我这个频道的听众听到了也可以去看看你的视频。

小飞:我 b 站的频道是硅谷小飞,主要是分享我自己以及我周围在互联网领域的一些观察思考和一些心得感悟。如果你同样是一个互联网人,想要一起分享交流一些在互联网 IT 领域的一些见解和一些看法,欢迎关注我的频道,一起交流。

李丁:好的,谢谢这期小飞来李丁聊天室的分享,我们下期再见,拜拜。